即將跨入26歲門檻的騰訊終於準備打出手中最重要一張牌,不是遊戲,而是微信視頻號。
據12月25日晚間消息,騰訊已調整微信支付及視頻號兩個團隊的組織架構,擬加大“直播帶貨”投入。
值得關注的是,此前,騰訊通過平台公告和向商家社群發佈通知的方式,對外發佈一項平台規則的重磅變化。該變化具體為,12月26日上線“視頻號帶貨帳號體系”,將帶貨帳號區分為商家號、授權號和達人號,不同帳號可帶貨範圍有了明顯的分層。
從“帶貨帳號體系重磅更新”到調整組織架構、加大“直播帶貨”投入,可見騰訊對微信視頻號商業化的重視。
事實上,早在2022年12月22日,騰訊的內部員工大會上,馬化騰就曾表示,“WXG(微信事業群部門)最亮眼的業務是視頻號,基本上是全場(全公司)的希望”。
此外,針對視頻號,騰訊也連續推出了資訊流廣告、創作者扶持計畫、達人廣場等多項促進商業化的政策。
電商並非騰訊的核心業務,那麼,為何卻對視頻號動作頻頻?答案在於流量和支付所構成的商業生態。
視頻號並非一個獨立的平台,它更像是微信的短視頻板塊,所以視頻號不僅可以連接微信很多成熟的產品,比如公眾號、企業微信、小程式等,同時它的使用者上限,就是微信的使用者規模,而現在,微信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13億。
不負眾望的是,被戲稱為“全村希望”的視頻號,確實撐起了“全村的希望”。據《晚點 LatePost》,微信視頻號電商2023年的成交總額約為1000億元。
據騰訊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,視頻號單季度廣告營收突破30億元,且在視頻號的拉動下,廣告業務也成為了本季度騰訊同比增速最快的業務。
視頻號商業化的亮眼表現,也毫無疑問地讓這項業務“站”在了騰訊業務的C位。
眾所周知,騰訊一直對短視頻這塊蛋糕虎視眈眈。據統計,此前騰訊至少上線了微視、企鵝看看、閃咖、QIM、DOV、MOKA魔哢、貓餅、MO聲、騰訊雲小視頻、下飯視頻、速看視頻、時光小視頻、Yoo視頻、醬油、音兔、哈皮等多達16款短視頻相關APP,再加上伴隨微信7.0更新的時刻視頻,短視頻產品的總數達到了17個。
所以,你平時會在視頻號上買東西嗎?